訂閱系列 (三) 雲端時代華麗轉身,SaaS 最強王者-微軟

Posted by

這系列之前介紹了 SaaS 的競合與特色,今天我們要介紹目前在 SaaS 領域成長最強的公司-微軟 (MSFT.US)。

今年 10 / 25 美國國防部宣布,微軟成功的擠下亞馬遜,取得 100 億美元的《聯合企業防禦基礎設施》(Joint Enterprise Defense Infrastructure,JEDI) 大單。提供商用 IaaS 與 PaaS 的服務,提供美國國防部發展業務與執行任務。

這份大單也代表著,微軟在雲端上的布局,正威脅亞馬遜在雲端服務的領先地位。根據第三季的財報,微軟的 Azure 營收年增率 59%,亞馬遜 AWS 營收年增率35%,不但如此 Azur e的成長動能正在向上,而亞馬遜的 AWS 已經趨緩。

微軟今年以來的漲幅將近 50%,市值超越蘋果與亞馬遜佔據全球第一的排名,直到第三季蘋果才再度超越,目前兩者市值在伯仲之間。

表一、全球公司市值排名

微軟的轉型,世上最難做的 CEO,Nadella 刷新未來

2014 年薩蒂亞·納德拉 (Satya Nadella) 接手微軟,儘管當時獲利與營收仍在歷史高點的水準,但這時微軟在行動裝置端的轉型卻不順利,主要產品 Windows 系統始終與電腦綁住,儘管想要推出行動裝置的作業系統與手機,但卻不被消費者買單,導致其股價弱勢,在接手前矽谷普遍不看好微軟的前景,甚至彭博社出了一篇「為什麼你不想成為微軟的CEO呢?」的文章。

圖一、漫畫家 Manu Cornet 在 2011 年繪製的微軟組織架構

Nadella 上任後,重新尋找微軟的初心「 賦能於人 」,致力協助客戶完成任務,這與我們之前介紹訂閱制帶來的思維轉變-幫助客戶成功不謀而合。 做法是強化跨部門的合作、更加開放的系統與做法、並且與競爭者合作。

上任同年發布了第一版蘋果 ipad 上相容的 Office 軟體,2016 年加入 Linux 基金會,2018 年併購了擁有龐大開源社群的 Github 平台,一改對開源軟體的敵對態度。之後陸續與 Adobe、SAP 共享數據,與遊戲領域的死敵 Sony 在 AI 雲端遊戲合作,甚至與雲端的對手亞馬遜共同在語音助理上互相支援。

這些轉變的核心,都圍繞著雲端發展,Nadella 之前是雲端運算部門負責人,對於雲端的需求與趨勢相當的清楚,雲端需要多樣的應用軟體協作,與來自不同部門甚至不同公司的資料串流,夠開放的生態系與合作是關鍵,他強調「學習一切」而非過去微軟強調的「知道一切」。

圖二、微軟歷屆 CEO 與營運狀況

2015 年 Satya Nadella 發表公開信指出,微軟的策略核心在於為行動優先、雲端至上的環境建立最好的生產力服務平台。這樣的過程,消滅了過去那個 PC 巨人,重生成為現在開放和整合資料的雲端文化,2018 年微軟進行組織重組拆分,成立三大部門:

  • Cloud + AI:intelligent cloud,微軟的未來
    Azure、伺服器、資料庫、CRM、ERP
  • Experiences and Devices:intelligent edge
    Windows、Office 365、Skype、Surface
  • AI + Research:負責開發新科技
    VR、AR、Bing、Cortana

過去讓微軟強大的 Windows 從部門的名稱消失,可以看到雲端與 AI 成為發展的重點,若以營收來區分則可以看到個人電腦越來越不重要,從數據來看也可以發現成長性不如其他項目。雲端轉型的時代數據才是主角,透過雲端藉由各種軟體協助客戶完成任務,資料與軟體帶來獲利的強勁成長。

微軟各產品線營收:

  • 個人運算:Windows OEM、Windows 雲端服務、搜尋廣告、Surface
  • 流程:包含 Office 產品、Dynamics 產品與 LinkedIn
  • 智慧雲:則包含 Azure、伺服器產品與企業服務
 圖三、微軟各營收項目比重
圖四、微軟營收項目年增率

商業雲 – 營收再拆分,成長的主要動力

圖五、微軟商業雲的架構

商業雲的項目,包含在雲端上做的企業生意:

  • IaaS:Azure (成長優於 AWS,目前市佔第二名)
  • Office 365:從賣斷轉型雲端訂閱
  • Dynamics 365:做 ERP + CRM 系統,成長性高,且優於同業 CRM

微軟的雲端營收是目前成長的主要動力,根據微軟的財報,微軟將雲端相關的營收合併成商業雲 (Commercial Cloud) 項目,統計過去四季的資料,商業雲營收年成長 12 億美元,整體營收才增加 15 億美元,商業雲占了營收成長的八成,商業雲營收的占比不斷在增加,因此微軟的成長動能,就看商業雲的增加速度。

圖六、微軟的商業雲營收金額 (十億 美元) 及占比

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必須持續投入大量資本支出,所以折舊的成本也會相當高,領先者可以藉著提前布局,及早折舊與變現,得到獲利能力的優化。而延伸在雲端上的 SaaS 服務,若藉著交叉銷售發揮互補品效應,並強化及推出進階功能向上銷售,則可以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獲利能力,但這都要考驗軟體公司的產品優化能力,以及各產品之間的支援與資料串連程度。

圖七、微軟的資本支出與自由現金流量 (FCF)

微軟在商業雲不僅占比不斷上升,這兩年商業雲的 OPM (營業利益率) 也不斷優化,對照目前市佔第一的亞馬遜,AWS 在不斷降價的情況下獲利能力不再優化,甚至出現了下滑。這樣的差異,也與雲端進入新的競爭格局有很大的關係。

圖八、微軟的 GM、OPM 與商業雲 GM
圖九、亞馬遜 AWS 的 OPM

雲端第二局:混合雲的戰場

雲端競爭的第一局,亞馬遜領先投入在AI及資料中心的建設,取得了在公有雲領先的位置。而微軟憑藉著原有堅強的軟體實力,以及開放合作的方式,不斷擴增其雲端的生態系與客戶數量而追了上來。

公有雲的故事,以新創事業與網路公司(消費者)為主要服務對象, 像是 Uber、Lyft 創業初始,因為要降低成本,以公有雲方式發展,租用 AWS 空間。隨著 Uber、Lyft 的規模擴增,形成 AWS 需求的強勁支撐。

隨著公有雲的競爭越加激烈,雲端開始了第二局,重心放在企業轉雲的需求上。過去企業是由網路使用者的活動去取得數據,隨著 5G 的到來,企業更有辦法從端點採集和儲存數據,且會希望關鍵資料留在公司同時保持資訊安全。企業會要求業務在雲端運作順暢,不能因斷線或延遲造成業務上的問題, 資訊安全成為議題, 混合雲的架構成了企業轉雲的主軸。

而多雲的產品需要夠開放,每一朵雲的連結要互相支援連結,這也需仰賴各大公司的產品多元性,以及對客戶需求深刻的觀察與配合。微軟目前的混合雲解決方案,從共同的身份驗證、安全性管理、資料平台、一致性雲平台都有所布局

藉由併購與不斷投資,微軟解決企業的資安疑慮相當積極,建立 AI 監測自動回應威脅。根據微軟的官網顯示,目前微軟擁有 3500 位網路安全專家,每年投資一億美元的金額,至今超過十億美元的投資在資安領域。目前財星五百有 95% 企業使用 Azure,顯示微軟在企業轉雲的戰場佔據領先的地位。

更開放的微軟,成為企業合作的主要選擇

今年 10 月,微軟與SAP宣布,微軟 Azure 成為 SAP 首選雲端合作夥伴,簽署 3 年合作協議。據雙方的協議,微軟將在 Azure 上經銷 SAP Cloud Platform 元件,以讓 SAP ERP 與 SAP S / 4HANA 客戶更容易從就地部署遷移到公有雲,可望降低 SAP 轉移到雲端的複雜度與成本。這個合作案,讓微軟在企業轉雲的過程再下一城。

為何微軟能在企業轉雲的趨勢中,不斷獲得更多戰略夥伴呢?

我們認為,微軟在基於 Azure 為核心業務的運作下,為了完善其雲端軟體的服務,非常開放的在強化各種軟體功能,甚至只要其軟體夠好用,或者使用者夠多,也願意與競爭對手合作。這也是為何要微軟擁抱開源社群,因為開源有助於開放的環境。

微軟透過併購與合作,不斷擴大 Azure 的生態系,2019 年在 Microsoft Ignite 開發者大會上,微軟、SAP 與 Adobe 宣布基於 Azure 架構下,互相開放資料。彼此透過數據分享與 AI 運算,可以提高對客戶與業務的理解水平,做出更好的預測。

微軟今年也推出 Microsoft Power Platform 的 PaaS 平台,讓企業跨部門整合與工作流程自動化,這一服務是整合了原有的 Microsoft Power BI、Microsoft Flow 和 Microsoft PowerAps 三大 SaaS 服務。

Microsoft Power Platform 整合多個應用程式,讓非開發人員輕鬆建立自動化流程的工具,可以將主管信件自動推播、特定資料自動儲存至雲端或試算表。Microsoft Power BI 是一款提供商業分析與監控的資料視覺化工具,他能讓使用者串接資料,建立自己的商業營運儀表板。而 Microsoft PowerAps 則是提供快速開發的環境,讓使用者可以輕鬆建立自己的商業應用程式。

Microsoft Power Platform 的平台上,可以實現依照客戶需求自行開發的環境,並串聯自動化工作、隨時監控商業營運、彈性快速的擴增功能,搭配微軟的協作工具 Microsoft Teams 進行工作交流與協作。

兩年來全球已有超過 50 萬個組織內部使用 Microsoft Teams 當作內部溝通工具,微軟日前宣布,Teams 的日活躍用戶超過2000萬,超過其對手 Slack (WORK.us) 的 1200 萬, Slack當天股價盤中最多跌了 10%。 Microsoft Power Platform & team 是提升生產力與團隊協作的組合。

現今的企業多數在尋求雲端轉型,面對越來越多的 IT 需求,IT 人力卻很難被滿足。而微軟的 Microsoft Power Platform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 IT 負擔,加快 IT 功能的設置,而且能夠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微軟擁有強大的雲端解決方案服務,也難怪 SAP 要選擇 Azure 成為首選的雲端合作夥伴。

圖十、Power Platform 的三個服務關係

根據今年 10 月的法說會上得知,Microsoft Power Platform 每個月已經有 250 萬的開發人員,而財富 500 的客戶中有 84% 的客戶自行開發了自己的Power 應用程式,我們節錄相關法說會說法如下:

Now let’s turn to our workflow cloud, Power Platform. Automating workflows across every function will be key to productivity gains for every organization. We are building Power Platform as the extensibility framework for both Microsoft 365, inclusive of Microsoft Teams as well as Dynamics 365. It brings together low code, no code app development;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and self-service analytics, enabling everyone in an organization to build an intelligent app or workflow where none exist. Power Platform already has more than 2.5 million monthly active seasoned developers. Power Apps helps domain expert, those closest to the business problem, to design, build and publish custom apps fast, and 84% of the Fortune 500 have already created power applications.

FinSight 認為,微軟在企業轉雲的時代下,擁有領先地位與護城河

雖然微軟錯失了行動通訊的浪潮,但成功的轉型後抓住了雲端趨勢的發展,伴隨 5G 與混合雲的應用,微軟的開放生態系與強大的軟體競爭力,讓他有比別人深的護城河,目前市場也給予較高的評價。FinSight 看好微軟的競爭優勢,將持續重點追蹤微軟與產業的後續發展。

表二、微軟損益表與 YOY
表三、微軟評價
免責聲明:本文章內容僅供投資人參考,無任何推薦與買賣邀約之情事,投資人應獨立審慎判斷,自負買賣風險謹慎投資,本網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追蹤我們的臉書粉絲團,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多產業趨勢的分析唷。

2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