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的中國「芯」商機,中國雲端資料中心資本支出增加

Posted by

本季財報,我們建立了 Data Center 的產業研究模板

而五月下旬,在騰訊、阿里巴巴公告財報之後,最新資本支出數據顯示:中國雲端廠商資本支出正在增加,2020 整體支出相較於上一季成長 8%,為的就是環繞於「」的新基建支出。

圖一、中國主要兩家網路公司(騰訊、阿里巴巴)的資本支出調整走勢

「新基建」著重科技基礎建設,廠商布局「雲」時代

五月中國人大會議上,中國官方定調要積極擁抱新基建,以建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基礎

過去基礎建設主要講的是傳統「鐵、公、機」,新基建則是著重科技相關的基建投入。主要內容包含:5G 基站、雲計算、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車等方面的基礎設施,而這些設備就是網路時代的數據大眾運輸網。

其實中國政府在 2018 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有提到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現在不過是再更確認了科技基礎建設的重要性。

中國主要雲端公司上調資本支出,預估 2020 年成長 82%

我們覺得比較特別的,是中國主要雲端廠商在近期紛紛確認了未來投入新基建的金額:

  • 5/26 騰訊旗下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 (CSIG) 總裁湯道生表示,未來五年將投入人民幣 5000 億元,用於新基建的佈局。其中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伺服器、大型數據中心、超算中心、物聯網作業系統、5G 網絡、音視頻通訊、網絡安全、量子計算等都將是騰訊重點投入領域。而騰訊將陸續在全球新建多個百萬級服務器規模的大型數據中心。
     
  • 6/9 阿里雲峰會中,透露將加大在晶片、伺服器等科技硬體的投入。原先計畫三年投入新基建人民幣 2000 億元,將會再加碼。目前阿里雲有超過 100 多萬台伺服器,預計在三年後將達到 300 萬台。

在公司確認投資方向後,阿里巴巴與騰訊的資本支出金額也紛紛受到上調。

騰訊與阿里巴巴在經歷 2015 ~ 2018 的資本支出大成長後,2019 年開始去化庫存、資本支出持平。而現在分析師預估 2020 年兩家雲端大廠的資本支出將大幅成長,預估年成長 82%。

表一、騰訊與阿里巴巴資本支出預估值 (百萬美金)
圖二、阿里與騰訊資本支出金額 (百萬美金) 與 YoY

國產替代為中國廠商帶來機會,但長線競爭力的關鍵仍是產品效能

在整體市場擴大的前提下,中國政府也不斷推動廠商購買國產品。

以中國自製 CPU 為例,先前購買中國 CPU 的多是政府單位,畢竟中國 CPU 效能仍遠遠不及現有 CPU 大廠 Intel 與 AMD,一般消費者是不太可能選購國產 CPU。

但 2020/5 中國電信的伺服器採購公告,相當具有指標意義:中國電信公告 Server 採購的量有 20% 買國產 CPU,要求採用華為海思的鯤鵬 920 系列處理器或天津海光的 Hygon Dhyana 系列處理器。

我們認為這帶來的意涵如下:

  1. 中國券商的分析報告中曾寫到:中國 CPU 正在從不可用走向可用,還沒從可用走向好用。要把中國 CPU 的效能與 CP 值拿來和海外大廠比,是沒有太大意義的。但在中國要做大做強科技產業的情況下,現階段只要產品可用,政府就會要求政務單位部分採購國產品
     
  2. 中國電信認證 CPU 水準的廠商,分別是華為海思與天津海光。而這兩家公司分別在 2019年 5 月和 6 月被美國納入實體清單的限制中,因此可見只要中國自製 CPU 的水準提升,美國政府也會將矛頭指向相關公司
     
  3. 其他中國 CPU 正在藉此機會趁勢而起,在政策背景之下,廠商有機會吃到這兩三年國產替代的商機。但長線能不能創造產品的競爭力,才是這些廠商能否長線經營的關鍵
表二、中國相關國產 CPU 廠商營收與 YoY

結論:政策支持下,中國國產替代將持續獲得資金流入

我們曾在「中國科技獲利 56% 來自補貼!面對科技戰的政府決心」中,講述中國全力扶持科技的決心,反映在政府補貼與資本市場支持中。而新基建的規畫將為中國科技國產品做大市場、要求國產替代又為了國產品創造市場需求。

FinSight 認為,在中美科技戰的背景之下,中國扶持科技的趨勢將延續下去。而這樣全力的支持,將使資金持續青睞中國國產替代的題材,並持續流入中國科技與相關去美化受惠族群。

免責聲明:本文章內容僅供投資人參考,無任何推薦與買賣邀約之情事,投資人應獨立審慎判斷,自負買賣風險謹慎投資,本網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追蹤我們的臉書粉絲團,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多產業趨勢的分析唷。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